历史识记内容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早期儒学的形成时期代表主张地位和影响春秋孔子(1)政治:思想核心是“”;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克己复礼”⑵ 教育:“”“因材施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战国孟子⑴ 政治:“仁政”;“”的民本思想(2)伦理:主张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豕中的尉然人示荀子⑴ 政治:“”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主干梳理,二 i 匕日一、背景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考点三宋明理学二、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1) 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2) 认识论:提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2.成熟——朱熹(1)哲学观:天理就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2)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3.发展——“陆王”(1)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只需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三、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⑵ 提出“”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⑴ 提出思想(2)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开一代的先河王夫之(1) 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2) 事物是可以认识的(3)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结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