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 沙 田 山 居 》 教 案

《 沙 田 山 居 》 教 案_第1页
1/2
《 沙 田 山 居 》 教 案_第2页
2/2
《 沙 田 山 居 》 教 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表达方式; 思想教育目标:理解作者情感世界。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分析散文的基本方法;具备相关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领会景物描写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课文思想内涵的深层理解 讲课类型: 感悟鉴赏课 教学方法: 教读法,探究法,对话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 入 1、有位台湾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乡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深情。这首诗已谱曲,广为传唱。它的作者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余光中先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沙田山居》,来体会一下其散文的特色及其蕴含其中的感情。(打开幻灯片 1:《乡愁》) 2、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 ),男,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曾入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学习。1949 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在美国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大学任教四年。返台后,余光中先后在台湾各大学外文系任教。1953 年,与覃子豪等组办“蓝星诗社”,主编《蓝星》诗刊。余光中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享誉海内外文学界,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称为自己创作的“四度空间”)成就卓著。 3、文题背景 余光中于 1947 年—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文章就是他“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 二 整 体 感 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写什么内容? 明确:全文整篇写景,山居所见到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景物,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形式上是“散”的,可凝聚其中的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悠悠情思——一种思乡之情,一种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请学生谈一谈对本文的总体感觉。 指导:(1)语言优美。 (2)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及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和含于其中的浓浓的乡愁及对祖国统一的渴盼。 三 探 索 研 讨 1、全文的线索是? 明确:“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 2、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主要写了围着我的山和围着山的海。 3、作者是怎样展开描写景物的?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爱国之情? 明确:文章先写了晴朗日子里的海与山,写了它们的色、光、神态、形态。接着,笔锋一转“云烟一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 沙 田 山 居 》 教 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