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2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2_第1页
1/3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2_第2页
2/3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2_第3页
3/3
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适,到 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暮”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解析:D 项中的“殆”意为“大概”。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鼓,鼓动,动词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遗,读 yí,遗留,动词 C.汝识之乎 识,认识 D.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来 解析:识,读作 zhì,记住。 答案:C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 项于,介词,在;B 项得,前者为“得到”,后者为“能够”;C 项徐,慢慢地;D 项是,这种,这样。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析: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 项表示并列关系。 答案:D 5.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解析:B 项“空中”,中间是空的;今指天空中。C 项“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D 项“其实”,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答案:A 6.根据翻译的要求,译出下面五个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解析:文言文翻译讲究文从字顺,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关键字词的意义;二、文言句式的特点。此外,要尽可能采取直译的方式。 答案:(1)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2)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3)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4)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5)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