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高 一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拾掇/拾级登梯 纤腰/娇弱纤巧 刹车/荒郊古刹 横祸/横蛮专制 B.数落/数见不鲜 着想/棋高一着 拓片/开疆拓土 曝光/曝背谈天 C.唏嘘/面面相觑 逶迤/酒阑灯灺 懈怠/浑身解数 摭拾/遮天蔽日 D.塑像/横槊赋诗 惆怅/未雨绸缪 狭隘/挟山超海 隽永/镌刻雕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 B.如果“日心说”的公理,留给如今的意义仅仅是不言而喻的摆设的话,那就毫无意义可言。我们也就肯定一贫如洗、两手空空地沦为先人的败家子和机器前喘息空虚的短工。 C.雨气空蒙而迷幻,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欲动。 D.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我多少能体会到一点戏剧世界,但是,我多么渴望倾听和观看戏剧表演中对白和动作的相互作用啊! B.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C.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山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D.在 21 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孩子的时代。4.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请你也以“人一旦离开乡土”开头,另择喻体,写一组排比句。(4分)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 ▲ , ▲ , ▲ , ▲ 。5.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 18 个字)(5 分)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