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冰雪挑战电力经验交流VIP免费

冰雪挑战电力经验交流_第1页
1/3
冰雪挑战电力经验交流_第2页
2/3
冰雪挑战电力经验交流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十几个省份冰雪造成的灾害突如其来。据报道,50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让供电系统承受了彻骨之痛。输电网线的折损,导致大面积停电,让电力职工冒雪破冰,挺进山林和原野,护网保电。各级领导在一线指挥,广大职工在一线拼搏,企业文化在一线闪光,刚毅精神在破冰保电的实战中彰显,谱写了一曲抗灾保电壮歌。然而此次冰雪灾害暴露的问题也引发了众人从深层次加以反思。北方人说,这样的冰雪在北方的冬天常见不鲜,但并未引发像南方式的雪灾。据气象专家分析,同样是下雪,北方下的是干雪,湿度仅有15%-30%;而南方是湿度达到60%-95%的“湿雪”和冻雨附着在导线、铁塔上结冰为害。XX市工业与民用35千伏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均为上世纪80年代国家标准,所用计算气候条件,以当地气象资料和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只有15年一遇。1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更低,这一设计标准承受覆冰厚度最高值仅为10毫米,而今年是50年一遇的冰灾,重要的输电线路设计标准要达到能承受覆冰厚度30毫米以上方可保有灾无害。南方电力系统每年应对“迎峰度夏”时周到的准备、精心的调度,还有联合反事故演练和“黑启动”试验,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有效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而对冰雪灾害的认识就不一样了。这次冰雪仍然是涉及到人的思维、人的素质、人对自然灾害挑战的心理准备问题。当我们面临危机,除有预防的警醒,还要摒弃以地域经验为依据的“惯性”思维。因为侥幸心理,往往会放松积极的应对准备。仅举一例说明:这次雪灾倒杆之后,包括本地重型水泥电杆定点生产的厂家,都存货不多,难以满足抗灾需求,只能一边紧张组织生产,一边向外省求援,有的远道而求到了XX省。这次抗灾对于我们过去设定最低库存保障制度,提倡“零库存”的管理理念,是一次实践检验。同时对于遇事从大局出发,落实全国一盘棋的抗灾思想,是一次有力的阐发。对于今后供电部门与厂家联合抗灾的模式也是一次翔实的论证。吃一堑,长一智。其一,供电企业趁此灾后重建,正好借鉴中外成功经第1页共3页验,高标准、严要求,把电网建设得更坚强,尤其是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这样做,虽然牵涉到提高标准、增加资金,但确有必要。痛定思痛,较之于电网受灾而被动蒙受损失,无论从量或质上讲,都不如主动解开死结,使基础建设更上一层楼;其二,建立供电企业与配件生产厂家联合抗灾的库存机制,制定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合理库存标准,以避免突发性自然灾害到来时的被动局面;其三是发挥电网企业在电源布局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发电集团对电源进行合理布局。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积极论证,争取在XX市上广玉地区建设一个火力发电厂,以加强对上饶电网的支撑,增强整个电网的容灾抗灾能力,避免在有关输电线路遭到毁坏时赣东北区域发生大面积停电。居安思危,瞻前顾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几年南方一些区域网也曾出现过类似险情。比如2006年华中电网就曾经遭受冰雪袭击,压垮过一条主干线。幸亏有另一条主干线支撑,从而避免了整个区域网络的“解列”,也未招致城乡人民点蜡烛过年。再如2005年除夕,渝东南黔江至秀山220千伏黔秀线发生覆冰灾害,导致秀山县孤网运行1个月。2005年后,XX市电力公司立即对黔秀线进行改造,原设计标准是覆冰10毫米,改造后达到40毫米,这次220千伏黔秀线虽然覆冰严重,却没有倒塔断电。由此可见,今年的雪灾虽有突发性,但也应从内因找依据,对以往的教训总结不深,记取不牢,恐怕是最大的教训。努力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则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宝鸡的输电线路,由于早已掌握了高压输电线路“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工作人员可在监控室通过微机系统随时据实进行融冰操作,是近期全国唯一在重冰区保证线路安然无恙的电网。相关部门应迅速推广这项技术,并着手修改有关技术规范,容纳最新技术措施,以增强电网抗灾实力。今后在防自然灾害研究中,应改进跨路、跨山、跨江等跨度大的线段、线路设计,重点进行稳定性和坚固度的强化建设,用科技技术应对天灾,完全可以减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有温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冰雪挑战电力经验交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