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座教案 祥云县灰窑小学 班级数8个 学生数166人 主讲:各班主任 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1)安全、有效。我国规定的食盐含碘标准35±15mg/kg。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 5—15 克(平均 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 100—300微克(平均 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盐,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应注意: 2 (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人。(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油锅里煎炸。 碘的吸收和排泄途径有哪些? 人体内的碘的92%来自食物,4%来自饮水,4%来自空气。食物中的无机碘化物在消化道内经过1—3小时几乎全部吸收,与氨基酸结合的有机碘可直接吸收。其它的有机碘吸收不完全。胃肠道内存在过多钙、镁以及蛋白质的热量不足时,可防碍碘的吸收。吸收的碘经血液循环,一部分到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一部分由肾脏排出。在稳定条件下,从人体排出的碘等于摄人的碘。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每天摄人的碘,有85%从尿中排出,有10%从粪便中排出(主要是有机碘),其余的从汗、毛孔排泄。 碘盐与非碘盐相比真的“不咸”吗 食盐“咸”与“不咸”,主要取决盐中氯化钠的含量,国家《食用盐标准》中规定,优级、一级、二级精制盐的氯化钠含量分别为大于或等于 99.1%、98.5%和97.0%,一级、二级、三级普通盐的氯化钠含量分别为大于或等于94.0%、92.0%和89.5%。而盐中所加入的碘酸钾量只占食盐重量的十万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