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政策评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某一具体的社会政策项目或社会政策实施机构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方法属于( )。 A.比较分析 B.结果评估 C.个案评估 D.制度分析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社会政策评估所采用的方法。选项 A比较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使研究者改善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实践。选项 B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方法。选项 D制度分析是对总体制度环境的分析。选项 C个案评估是透过单一的研究对象来加深研究者对社会政策情境、具体实践过程和特定效果的深入理解。故选项 C正确。 2.今后三年各级政府将投入 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这体现了政府在该领域的( )角色。 A.政策参与者 B.政策评估家 C.资源提供者 D.政策管理者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1)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主要通过政府各级权力部门来完成。(2)政策实施者;政策的实施一般须由政府不同具体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来实现。(3)资源提供者;这一角色主要体现在政府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4)政策管理者;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是政府对政策本身进行管理的过程。(5)政策教育者;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实现对公众进行政策目标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据此得知本题正确选项为 C。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认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主要依据。以下应当计算为家庭收入的项目是( )。 A.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 B.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 C.因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 D.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 【答案解析】A。本题考核的是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依据,即家庭成员收入。家庭成员收人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人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但不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选项 B、C、D都不属于家庭成员收入。故选项 A正确。 4.城市居民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 )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 A.居民委员会 B.街道办事处 C.镇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答案解析】D。本题考核的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处罚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采取虚报、隐瞒、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