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X X X (浙江中医药大学 XXX (专业) XX (班级) XX(几组)XX(学号))【摘要】目的:观察在刺激时间、刺激频率恒定的条件下,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观察在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恒定的条件下,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方法,观察并记录到不同强度时肌肉收缩形态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形态和张力的变化。结果:得到了刺激强度与肌肉张力曲线以及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张力曲线。结论: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肌张力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刺激强度低于这一范围时,肌肉不发生兴奋,而当刺激强度超过这一范围但不损伤肌肉时,肌肉的张力有最大值,并且保持这个最大值。在不同大小的刺激频率下,肌肉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关键词】:刺激频率 肌肉收缩 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钙离子浓度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蟾蜍(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2 实验器械:蛙类手术器械、锌铜弓、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微机生物型 号采集系统。1.3 实验药品和试剂:任氏液。1.4 实验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端和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通道 3 相连。启动 RM6240,在系统窗口设置仪器参数。参数:关闭1、2、4 通道的窗口,将 3 通道的模式设为张力,采样频率等参数为默认值。刺激器“”的模式设为 频率递增 ,强度为 2V,递增的频率为 5Hz,时间间隔为 8s。在“”“选择 菜单下拉菜单中选择 强度/”频率 项,显示刺激参数。1.5 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1.5.1 捣毁脑脊髓 : 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以食指压住其头部尽量前俯, 右手将探针从枕骨大孔刺入,向上刺入脑髓,左右摇动探针以捣毁脑髓, 然后将探针向下,捣毁其脊髓。此时蟾蜍下颌呼吸消失,四肢松软。1.5.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 用剪刀在颅骨后端剪断脊柱。左手握住蟾蜍右手 用剪刀沿两侧剪开腹部,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丢入盆内。1.5.3 剥皮:避开神经,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握住脊柱,然后用左手捏住皮肤,逐 步向下拉,剥离皮肤。1.5.4 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1.5.5 分离两腿:用剪刀避开两侧坐骨神经,将蟾蜍下肢从中间剪开,淋上部分 任氏液。1.5.6 分离坐骨神经:去一条腿固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