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病因 1994 年国际疼痛学会定义神经源性疼痛为“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障碍或短暂的脏器损伤所致的疼痛”,而其中去除“短暂的脏器损伤”一条即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一亚型。2001 年,神经病理性疼痛重新简化定义为“来自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疼痛”。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因众多,包括从物理损伤到代谢性的复合性神经病变。它与临床症状之间关系复杂,大多数患者存在神经损伤时并无病理性疼痛,少部分患者却会在发生中枢或者外周神经损伤后出现极为严重的疼痛,并且长期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因神经系统受无伤害的或有伤害的刺激及许多疾病所诱发,包括:①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神经受压,截肢,碾碎伤及脊髓损伤;②带状疱疹感染后或有关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神经疼痛;③神经受压,如肿瘤压迫,腕管综合征;④代谢紊乱,如糖尿病性神经痛或尿毒症所致;⑤缺血,如血管梗死,脑卒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一组病因和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混合形成。表 1-1 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表 1-2为常见的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些病症。目前对于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个体敏感性的认识还不够,很难预测何种神经损伤的患者会发生异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也无法清楚解释为何临床症状相似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和性质却各有差异。 表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病 因 相应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伤性机械损伤 受压型神经病变、神经横断损伤、灼痛、脊髓 代谢性或营养性 损伤、术后疼痛、幻肢痛 病毒 乙醇性神经病、糙皮病、脚气病 神经毒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艾滋病性疼痛 非病毒性疾病 长春新碱、顺铂、铊、砷、放疗 缺血 糖尿病、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 神经递质功能障碍 脉管炎、淀粉样变、先天性疾病、丘脑综合征、脑卒中后疼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表1-2 常见的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病症 外周 中枢 外伤性机械损伤(包括医源性的) 缺血性神经病变 神经根及神经压迫 多发性神经病变(遗传性、代谢性、毒性、炎症性、传染性、类肿瘤性、营养性、淀粉样变和脉管炎)神经丛损伤 残肢痛、幻肢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三叉神经及舌咽神经痛 癌症相关神经痛(肿瘤侵犯神经、手术损伤神经、 放化疗,放疗损伤神经) 瘢痕疼痛 脑卒中(梗死或出血) 多发性硬化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