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在5 万吨左右,而今年商务部已下达稀土产品出口配额3.0258 万吨,比2009 年下降40%。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0 月,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1278 吨,较9 月的2246 吨骤降43%。 但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9 月,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量是1.6 万吨,同比增长167%;对美国的出口量是6200 吨,同比增长5.5%。 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不认同对日稀土禁运的说法。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中国限制稀土生产的产量,是因为担心未来10-15 年内稀土资源会枯竭,而加强海关检查是因为走私泛滥等原因。 11 月 5 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政府出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考虑,对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稀土矿厂进行了整顿和关闭,一些小型矿厂的关停自然造成了中国稀土产量下降, 出口也相应减少。 储量并非第一 出口覆盖全球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1992年,邓小平在听取汇报后如是概括。 稀土是钐、钕、镧等17 种元素的统称,又称稀土金属,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并被美、日等国列为21 世纪的“战略元素”。中国原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储备,但是生产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中,他们将这些技术作为高度机密,使我国长期处于有资源无利益的窘境。 2010 年 7 月,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亨弗里斯向美国国会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报告披露,2009 年,中国的稀土储量为3600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6%,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6%、 13%、 19%和 5.5%, 但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7%,其他三国的产量都为零。 不过,国内有人士指出,实际储量没这么多。包钢稀土研究院院长赵增祺、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等专家也认为,从目前获得的国外稀土资源勘探信息看,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也就占全球的30%左右,已大幅低于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比例。 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工业品处处长晁宁称,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2009 年间大跌37%,只剩2700 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 年,有可能需要进口。 晁宁表示,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供应世界大多数稀土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由于开采成本很低、单靠卖原料即可获得高利润,所以近几年这些企业大量开采稀土,致使储量在 1996-2009 年间大跌37%,只剩2700 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