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思考徐 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已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实用人才包括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出台了《农村乡土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创新作用发挥的载体,使农村实用人才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在政府引导,政策带动下,广大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办企业、组织成立专业协会,运用产业化的经营形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方式的创新。如冷水镇水平村外出务工能人刘耀宏投资 600 万元在家乡成立木业有限公司,川共村外出务工能人黄培山投资 900 万元建设鹿厂,这两大企业的建成,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宋家镇磨坪村经营能手方明凡,利用多年的养殖、经销经验,2006 年发起成立养羊合作社,通过不断创新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使白山羊产业渐趋规模。合作社成立以来,发展会员 107 户,2009 年入会会员养羊达 1 万多只,年户均增收 1 万多元。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从事农产品营销的农村实用人才,长期活跃在市场与生产者之间,他们的经营范围和提供的信息,往往成为农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指挥棒。如中厂镇大坪村实用人才徐尤龙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凭着头脑灵活、路子宽广,一边经营小卖铺,一边常年收购、经销中药材等其它农产品,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大量产业信息,充分发挥了农户与市场链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盲目种养的问题。三是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在学了一技之长后,主动到城市和外地寻找市场,带动本地农民外出务工,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如四新乡彭家村实用人才李永华起初在煤矿、砖厂务工,有了一定积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