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图常规接种儿童(新生儿)持预防接种证健康咨询、体检,接种登记、告知签字候种接种(填写预防接种证、疫苗接种登记)被接种者接种后在观察室留观30 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一、收集掌握本地与免疫规划工作有关的基本资料。特别是本辖区内儿童(包括流动儿童)人口资料,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免疫接种卡、证、电子信息系统档案。二、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按时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做到预防接种安全注射。三、做好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的运输和贮存管理。四、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五、按时报告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规接种率等各类报表、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等相关工作情况。六、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组织开展本级与村级接种人员免疫规划业务知识培训工作。七、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八、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九、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免疫规划工作任务。预防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场所必须宽敞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备有空调,定期对室内空气、物表进行消毒。二、接种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戴口罩、帽子进行接种。三、接种室接种操作台标识明确,分台接种;疫苗存入要冷藏,有冷藏所需冰箱或冷藏包。四、接种前要做到三核对,三询问,三检查。1、三核对:查验接种证、必须仔细核对姓名、年龄、预约接种疫苗名称。2、三询问:详细询问健康史、过敏史、既往接种副反应史及禁忌症。3、三检查:检查疫苗的效期、性状,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五、接种时,做到“三严”、“三准”。1、三严:严格掌握禁忌症,严格掌握无菌操作,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接种(糖丸苗一人一勺,门诊看服下肚)。2、三准:接种时严格进行消毒,做到部位准,途径准,剂量准。六、接种后,及时做好记录,(年月日、剂量、疫苗批号、签章)不得用符号代替,接种数据及时备份,统计上报。七、一次性注射器材必须索取“三证”,使用后针管必须分离,经毁形、消毒后统一回收处理。八、疫苗开启后放置时间:活疫苗不得超过半小时,死疫苗不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