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人造冷源制冷技术 蒸气制冷利用液体气化需吸收气化潜热的原理实现制冷。 如: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进行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制冷。 2.压缩机和膨胀阀的作用 ※压缩机的作用: 从蒸发器中抽取气化的蒸气,从而维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压力; 对吸入的蒸气进行压缩,以维持冷凝器内的高压; 输送制冷剂,是系统中的循环动力。 ※膨胀阀的作用: 膨胀阀起节流降压的作用 ,经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压的液体,为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气化创造条件; 调节蒸发器的供液量(用于控制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 3.制冷系数ε 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用制冷系数ε 表示,制冷系数为单位耗功量所获取的冷量 4. 逆卡诺循环的局限 (1 )在制冷剂湿蒸汽区域内进行压缩(湿压缩) (2 )膨胀机的经济性 5 . 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一方面损失了膨胀功,另一方面产生了无益气化,降低了制冷能力,导致制冷系数有所下降。 (2)干压缩代替湿压缩,采用干压缩代替了湿压缩,一方面增加了制冷量,但另一方面压缩机功耗也增加,导致制冷系数亦有所下降。 6.名词解释 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制冷系数有所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 采用干压缩代替了湿压缩,一方面增加了制冷量,但另一方面压缩机功耗也增加,导致制冷系数亦有所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过热损失。 无效过热: 7.压焓图 一点、2 线、3 区、6 等值线 等压线 — 水平线 等焓线 — 垂直线 等干度线 — 湿蒸气区域内 等熵线 — 向右上方倾斜 等容线 — 向右上方倾斜 等温线 — 垂直线 (过冷区)→水平线(湿蒸汽区) →向右下方弯曲(过热蒸气区) 一点:临界点 两线:等压线 等焓线 三区:液区 湿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8.再冷却器和回热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1)再冷却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液态制冷剂再冷,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减少(即无效气化减少)单位质量制冷功率增加(Δq0= h4-h4´= Δ4bb´4´4),压缩机的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节流损失减少。 (2)回热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回热循环,一方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