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本章重点 1.时间数列的意义和种类。时间数列是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时间数列有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基础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又分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序时平均数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区分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在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由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一般平均数时间数列和序时平均数时间数列两种形势。 3.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是速度指标的基础,平均增长速度就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出来的。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法(累计法)。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要弄清楚。 4.长期趋势的测定,主要是移动平均法。长期趋势的测定是时间数列分解的基础,有时距扩大法和移动平均法两种,同时应掌握季节变动测定的两种方法:按月(季)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二、难点释疑 1.对于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关键是要掌握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果是时点指标,要分清是连续时点还是间断时点。凡是逐日登记的,就是连续时点指标,若是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则是间断时点指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理清头绪,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2.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只要把握住各自的使用条件就可以了。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时间 )和(指标数值 )。 2.如果某种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比较稳定,则宜利用(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3.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 可比性 )、(时期长短要一致)、(总体范围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要相同)和(指标的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要一致 )。 4.时间数列按其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 相对数 )时间数列和( 平均数 )时间数列三种。其中( 绝对数 )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 派生 )数列。 5.增长量按选用对比基期的不同,可分为(累计增长量)和( 逐期增长量),二者的关系是(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个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 6.发展速度由于选用对比基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