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要以心换心群众工作,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在它的长期性、复杂性、多元性、可变性;不难在只要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对待群众工作时,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在工作中做到没有半点马虎,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动之以情,就会晓之以理;从群众关心的地方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会赢得民心。体察民情要入心,真心实意。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要沉入基层,深入群众生活,才知民情、晓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也才能听到好的意见和建议,做好相关工作。但是,一些干部是形势所逼,不得而已下基层,不免有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走走过场,没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体察民情。体察民情先要做到“心入”基层,再“身入”基层,“言入”群众。了解群众生活时,沉心静气与他们拉家常话,用朴实的语言谈谈他们关心的事,体察他们的喜与忧、想与盼、意与议。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温暖人心,才会取得信任,群众才会敞开心扉,听到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起工作才能有重点,有条理;群众做事才会有热心,党群干群众才会一条心,最终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处理问题要耐心,沉心静气。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群众问题会有很多,也会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麻烦事,方法得当,问题迎刃而解,方法不当,问题接二连三。如果能竭心尽力地将问题处理好,就能顺利地推进工作。但是,一些干部在处理问题上浮躁,急进,马虎。因此,就有“茶杯门”事件,就有“到银河系找外星人解决”、“到月球找秘书长处理”等批示,使其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在处理群众问题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言语缓和;其次是慢慢了解情况,倾心听其诉说,多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原因。再次是处理问题时细心诱导,耐心讲解,交心谈心,以理服人,真正站在公道的立场,关心群众,群众不再有担心和凝心,问题最终解决是会让群众满意,群众才会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和衷心。利益分配要公心,用心为民。领导干部在骨子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头,而是时刻装在心里,第1页共2页并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好地落实相关工作。但是,一些领导干部用“老板思维”处理利益分配,往往表现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官官相护,让政府完全偏离了正确方向。其实,官员与老板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绝不能“并轨”。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利益的分配上,不贪心、不违心、不偏心、不亏心,站在群众的立场,从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上,真正做到依法、公正、公平地为群众谋福利,让群众得实惠,人民群众才会顺心和舒心,也才能凝心聚力,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才能拧成一股绳。总之,领导带头,万事不愁。领导干部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心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会为实现梦想赢得民心,凝聚力量。[学习心得体会]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再学习的体会(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心得体会(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基层公务员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学习群众路线心得体会(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常做警示教育,走好党的群众路线(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力量之源(20XX-9-11)[学习心得体会]走好群众路线,为人民尽好心服好务(20XX-9-11)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