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读经,修身养性全球“儿童读经”发起人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认为:人的一生要学的东西非常多,简单地可分为科学知识(如数理化等)与非科学知道(如美术音乐文学),对科学知识的传授要按照科学方法来进行,即“第一步懂了才教第二步”;而非科学知识的传授则要靠“耳濡目染,逐步提升”的方法来进行。对每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学校的考试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培养他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话说“三岁定一生”,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0~13 岁是他们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吸收能力像海绵一样强大。给他经典,他就会吸收于内心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典之精髓就会慢慢地在他身上发酵,从此“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将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一、各界支持人襄盛举九位老人的《紧急呼吁》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 1995 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 016 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地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说,我认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般人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得古诗?这观念并不正确。以2我个人四十年来教授古诗的经验,在海外教 4 岁到 8 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年的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说,人文教学从娃娃抓起,这对强大国家、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课题中应有之义。……我规定了我所指导的博士生,1998 年入学的,必须学、背《老子》,1999 年入学的,还得加上学《论语》,背《论语》的第一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