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技术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8 单元 简易连杆玩具 袁培华 黄浦区回民小学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试验本)第一册第七课《简单连杆玩具》,本课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围绕利用连杆使卡纸小鸟的翅膀动起来展开教学活动。连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它可以传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生活中许多玩具中利用了连杆装置。通过以卡纸条为连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连杆的基本工作原理。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手脑互动、协调发展。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作为教学组织的线索,并注意活动过程与学生知识学习的统一,注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使卡纸小鸟的翅膀动起来”这一系列探究活动展开。 首先了解到连杆是可以传动的,其实这是本课的重点——了解连杆的结构与作用。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与讨论等活动初步知道连杆的结构,再通过媒体的观看进一步了解连杆的结构,并知道连杆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这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已有知识的整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知道纸鸽翅膀的动作幅度和连杆与翅膀的连接位置有关,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想想说说中的扩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了解到:仅仅是卡纸连杆形式的不同,就可以使对折的卡纸产生多种运动方式,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连杆的基本工作原理。接着了解卡纸连接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到运动效果。在层层递进的研究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开展探究活动,并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也体现了劳技课的特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了充分“玩”的时间,在实践中“玩”,使其发展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总之,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究的活动中,明白了连杆装置的结构、作用与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简单连杆玩具模型的制作方法。课堂气氛会显得生动活泼,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