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证建设项目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从而达到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二、评价依据: 1、任务依据(本项由建设单位提供): 1)主要任务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图纸等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阶段设计审查的文件及资料内容 其他有关资料 2)参考依据:安全评价资料及环境评价资料 2、国家标准及规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山西省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高毒物品目录》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工作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试规范》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 3、建设单位依据承担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单位提供的工作程序、组织、时间安排等(详细内容见后)与承担评价单位签订工作合同书,并提供各种需要的资料文件后,承担评价的单位即可开始进行评价。 三、现场调查: 1 、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工艺上的分布。主要了解以下因素 1 )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了解原料、半成品、中间产品、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等。 2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工频电场、微波、放射线等)了解分布、劳动者接触时间及方式等。 3 )环境因素(微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