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胆红素代谢异常、物质合成功能障碍以及生物降解功能下降,但不同疾病所引起的生化异常和结构改变在性质和程度上各具特征。此外,胆道疾病亦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肝脏生化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主要包括ALT、AST、总蛋白、白蛋白(Alb)、球蛋白、TBil 和 DBil等指标。近年来肝脏生化检查又新增了一些项目,如铁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透明质酸(HA)等。各检测指标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可以将其分为四类: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通过对这些检查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肝细胞损伤标志物 氨基转移酶 ALT 和 AST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ALT 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AST 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少数分布于胞浆。当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变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 ,从 细胞内 释 放 的主要是 ALT; 而 当肝细胞严重损伤、坏死时,线粒体内的 AST 便释放出来,导致血清 AST 显著升高。轻型肝炎发生时,AST/ALT 比值下降,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时,AST/ALT 比值上升。因此,测定血清 AST、ALT 水平及 AST/ALT 比值有利于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和鉴别。 生理状态下,血清中 ALT 和 AST 活性较低,通常低于 40U/L。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肝细胞变性和坏死都会导致细胞内ALT 和 AST 释放入血引起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病会引起 ALT 和 AST 不同程度升高,因此,对于 ALT和 AST 活性的分析可用于疾病诊断和鉴别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各种肝脏疾病都能引起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因此,中等程度以下(<300U/L)的转氨酶升高无特异性。若 ALT急剧升高(>1000U/L),提示存在大量肝细胞坏死,其最常见的疾病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毒物或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缺血性肝病等。此外,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豆状核变性也能导致转氨酶急剧升高,但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或铜代谢异常。 如果致病因素持续存在,肝细胞长期遭受损伤将会引起转氨酶长期升高,常见疾病有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损伤;少见疾病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在我国,由于 HBV 感染率甚高,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转氨酶长期、反复升高的主要原因,这类患者转氨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