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助】 第 5 课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土地改革之后,农民虽然分得了土地,但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难以解决农业进展中面临的水利建设等问题,也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更无法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因此农民有进行农业互助合作的需求。同时,这种农业方式也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对农产品的需要。此外,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推动农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农业合作化的步骤,从农业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者各有特点。 2.教学难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 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进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进展为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创举。 二、问题解答 1.问题思考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进展起了什么作用? 【分析】本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认识三大改造的重要历史意义。可以从推动生产力进展、生产关系变革等角度进行归纳。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展,并且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课后活动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①,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②,必定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进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制造了社会条件。 这是毛泽东在 1956 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结合这段话,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进展的意义。 【注释】①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合作化而形成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