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南航附属高级中学 蒋鸣 09.9.24一、设计思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此为载体,用“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 v-t 图象,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极限思想、微元法等),得出“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通过计算“面积”得出运动位移的规律,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2、过程与方法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通过 v-t 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育发散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感悟物理思想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2、教学难点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四、学情分析1、学科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学过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上一章中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学生已能接受极限思想。2、学生能力要求:学生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过程中,要进一步渗透极限思想。要在学生体会“v—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匀运动位移”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体“无限分割再求和”这种微元法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五、教学过程(简略)[引入](老师)伽利略信任,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是简单的。我们讨论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讨论,认识了许多复杂的规律,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问题:最简单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征是什么?位移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v/(m/s)0 t t/s要讨论变速运动的位移规律我们已知匀速运动位移的规律能否借鉴匀速运动的讨论方法来讨论变速运动?复杂问题简单模型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怎 样 讨 论 变 速 运 动 规律?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抽象“”“”在很小一段时间内,化 变 为 不变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