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首场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五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首场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1 #“老师是最有文化、最值得尊敬的人。”小时候,李晶的父亲常给她这么说。长大后,她也成为这样的人。 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婉拒企业的高薪聘请,2024 年,24 岁的吉林姑娘李晶从湖北文理学院毕业后来到湖北省十堰山区胡家营小学支教。3 年的艰苦锻炼,让李晶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一名乡村老师,为农村孩子点燃希望之灯。 2024 年,李晶顺利通过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老师招聘考试,来到沙洋县一所偏远乡村学校——拾回桥镇老山小学任教。学校距离集镇 11 公里,90 多名学生中多是来自云南、河南、湖北恩施地区的移民家庭,而全校 8 名老师都已年过半百,她是学校唯一念过大学的女老师。于是,她一个人担负 4 个年级 3 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只为不让山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平日里,李晶就常陪孩子们在校园里的“菜地”种菜、浇水、施肥,和他们捉迷藏、玩游戏。有一年老师节,有的孩子看到电视上的学生给老师送花,也学着给李晶送“花”——一棵白菜。但李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学生放学或放假,李晶就去家访和上门辅导。发现班上的一名学生家里困难,同快 90 岁的太奶奶和 60 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李晶便做了这孩子的“爱心妈妈”,给镇领导写信为他进行爱心救助,通过“众筹”平台募集助学资金。 “在乡村,还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帮助,他们理应享受公平教育。”这也更加激发了李晶作为一名乡村老师的使命感。 李晶的妹妹李双在姐姐的影响下,也放弃在大城市工作,报考了湖北省的农村老师,和李晶成为扎根拾回桥镇农村教育的”姐妹花”。 2024 年春节,李晶的父母也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举家迁至沙洋县拾回桥镇,好让她们能有更多精力投身工作。3 年后,李晶的爱人李建伟也成为一名乡村老师。如今,李晶一家都在沙洋县扎了根。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首场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2 #当今时代,经济迅速进展,科技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化。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奋斗的时代。当代青年正处在中国梦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阔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广阔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