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述评总结综述调研报告 2024 年 7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述评总结综述调研报告 这是涉及十万人的大迁徙,这是脱贫攻坚的大举措,这是区域跨越式的大进展…… 2024 年 8 月 20 日,对口县口镇口村村民口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两年前的这一天,作为口县口镇易地扶贫搬迁户,她们全家离开住了将近三十年的口村。搬家前,她招呼全家在旧房门前照了一张相,有人说照片的名字应该叫“搬出穷窝窝”,有人说应该叫“搬进新生活”,口自己更喜爱镇上干部给说的那个名字:漂亮的乡愁。 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所有扶贫措施中难度最大,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特别办法,雷霆手段。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我市自 2024 年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制造性地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严格控制分散安置规模,分散安置通过搬迁群众自建、自购、投亲靠友等方式落实住房保障。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资 58 亿元,实施了 119 个集中安置项目,建成了 92 个集中安置区。到 2024 年底,全市实施了 119 个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 搬!破解山水之困 曾经,驱车前往坝上,“房堵窗,户封门,远看像个村,近看村无人”的“空心村”随处可见。破败的土房,凋敝的村庄,像一道道伤疤,扎得人生疼。 口县 村,距离口县城 43 公里,地处休眠 20 余年的火山口断裂带,水缺地贫,靠天吃饭;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特别是冬季大雪封山,这里便与世隔绝。 73 岁的村民口至今还记得,2024 年腊月一场雪后,她的丈夫突发脑淤血,呼叫的医院抢救车迟迟来不了,她家的驴车也出不去。村主任动员全村拿起铁锹、锄头等农具边铲雪边向镇里求救。镇政府出动铲车从外面往村里铲路。尽管大家使出全力,但平常半个小时的山路还是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打通。最终丈夫因错过最佳救治时间不幸过世了。 雪融化了,村里的年轻人一拨一拨走了,户籍上的 278 户 713人,到 2024 年底在村只住了 66 户 168 人,其中 60 岁以上的 99 人,空心率达到 76%。 虽说“故土难离”,当一方土地从根本上无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时,搬穷窝,成了一种必定选择。 去年,口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用她的话说,“赶上这样的好政策,这辈子没白活。” 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是脱贫出列的“硬指标”,可对于立地条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