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县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大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进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强化国民教育的基础作用,着力提高师生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形成全民参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各学校、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管理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教育进课堂、进家庭、探究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储存的管理体系,逐步法律规范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 xx 年底,局属中小学、幼儿园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 2024年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 100%。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办法,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时间节点、相关责任及奖惩机制,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要利用升国旗、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宣传。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展板、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家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 (二)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提升师生知晓率。要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校本课程,建立学科教学渗透机制,通过语文、生物、地理、化学、科学等课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各学科教学课堂中,通过班团队课、综合实践课,开展肆周一次生活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每周总结一次在家实施垃圾分类的情况,做好统计、评比和激励,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强志愿队伍建设,强化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要明确专业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实施垃圾分类教育和管理。要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老师培训体系,选拔优秀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以课程实施能力和知晓能力为重点,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培训或教研活动,尤其要做到班主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全覆盖,提升老师专业水平和意识。 (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