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之五)法国经验营商环境评估:营商环境评估的法国经验(之五)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研究”课题组(执笔:李颖轶)相关阅读:动态|华东师大“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数”项目正式启动重磅首发|如何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之一):国际实践与中国启示如何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之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述评如何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之三)|瑞士的实践与经验如何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之四)|德国营商环境评估述评一、《法国吸引力报告》的生成背景近年来,在世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以下简称世行报告)中,法国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排名中位数约为第 30 位左右,2018 年为第 31 位。根据世行报告指出的不足,法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针对各项具体测评指标,发布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例如,世行报告长期将法国营商环境中高昂的人力成本与税费支出列为减分项。因此,自奥朗德总统时代开始的“竞争力与就业税额抵免”(Creditd'Imp?tpourlaCompetitiviteetI'Emploi,CICE)以及责任与团结公约”(PactedeResponsabiliteetdeSolidarite)等措施,都致力于改善法国的税务环境,降低雇主的工资与培训成本,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大刺激了法国的经济活力。同时,2017 年马克龙当选总统后,进一步深化始于 2015 年其经济部长任上的劳动法改革。政府顶住了工会与社会传统的巨大压力,逐步将原本周日与夜晚商店不得营业的禁令解锁到'国际旅游区域例外',并逐步增加“国际旅游区域”的认定。此外,在税务缴纳、公司注册方面,法国的行政程序规则也在进一步改革、简化,大力推广网上办公、收取材料电子版等。法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在稳步上升。2018 世行报告也对法国在“保护少数投资者”与“纳税”两个大类指标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效给予了特别肯定。但是,十五年来,国际社会对世行报告的质疑声音从未间断,主要集中在方法论、数据采集、排名可科学性等问题上。就方法论来说,除了各个指标具体的测算涵盖范围、排除范围比较模糊之外,“劳动力市场监管”与“纳税”等指标及其算法备受争议。在“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下,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主要分别考量了劳动时限、最低薪酬、解雇通知、解雇赔偿和相关其他规则。因为纯粹以营商为导向,这样测算出的结果是,那些规制较少的经济体获得了较高的分值,而那些福利较高、劳动保障较为全面的经济体反而排名靠后,如德国、法国、荷兰和北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