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学习感悟5 篇 2024 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学习感悟 1 6 月 17 日凌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同志从北京师范大学讨论生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考取了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干奉献演绎了选调生的责任担当。 同样讨论生毕业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工作的我,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深深的痛心,但也感到无比的骄傲。痛心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信念坚定、忠诚担当的优秀干部,广西壮乡人民失去了一位好书记、好女儿;骄傲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选拔、培育了一批批像黄文秀同志那样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选调生,而我有幸可以成为其中一员。 担当的青春必须诠释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我的家乡,我想为家乡建设出份力。而且,党号召我们年轻人到基层建功立业,我是党员,就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寥寥数言,彰显了黄文秀一心为党的政治本色,她不仅同语言,更用行动和生命践行着“对党忠诚”。反观当下,部分党员干部不但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在背后非议党的决策,严重影响党内团结,削弱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觉悟,我们都要像黄文秀一样,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拥护和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 担当的青春必须砥砺迎难而上的坚强气魄。“不行,我今晚必须赶回去,我也看天气预报了,百坭村那用屯可能发生洪涝”很难想象,纯洁甜美、秀气斯文的黄文秀,在面对突发山洪时,给出了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难闯的险滩,但极少部分干部却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思想上行动上出现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我们广阔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一股工作热情、一种拼搏精神、一团冲天干劲,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干出一番成绩。 担当的青春必须涵养心系群众的家国情怀。“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 “要想让老百姓同意接近我,就得让老百姓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