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 1 朱彦夫,男,汉族,1933 年 7 月出生,山东沂源人,中共党员。14 岁参军,先后 10 次负伤,3 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身负重伤,昏迷 93 天,先后经历 47 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 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用 25 年时间带领乡亲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用嘴衔笔、用残肢抱笔,历时 7 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先后获得“时代楷模"、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2024 年 9 月,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忠孝、厚德、和善、诚信、勤俭”,十个朴实无华的字,就是朱彦夫家的家风。这十个字很简单,谁都会说,谁都会写,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的又有几人? 朱彦夫做到了,不仅自己,还带着家人,而且是以一副重残之躯。他以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践行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以全家做人做事的忠厚善良映照出对群众的深情厚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 2 “一个共产党员,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我有嘴能说,有眼能看,有假肢能走动,有胳膊会写字这就是我与一切困难斗争的有力武器。我决心以这种武器,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被截去四肢后,朱彦夫凭着一股劲,一次又一次挑战人生极限。 他练习吃饭时,饭碗只要掉一次,就坚决不再吃一口,以此惩处自己。 在张家泉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 25 年里,朱彦夫戴着 17 斤重的假肢、拄着拐杖,平荒坡、打水井、修水渠、架电线,对村里每一项工程亲力亲为。回到家,常常鼻青脸肿,断肢处血肉模糊。 “疼得狠。”朱彦夫在日记里写道,“但只有这样我才知道自己活着,只要活着就好办。我自己只要活着,有生命,我就能干。” 给村里架电线期间,他常常要外出买材料。假肢不能下蹲,为减少排便次数,他每天强忍着饥饿,只吃极少量东西,甚至吃药也是干吞。村里的群众感慨:“在老朱那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看到丈夫拿命在拼,妻子陈希永有时忍不住抱怨:“你这么干,早晚得把命搭上!”但她知道,说也没用。甚至看得多了,自己也变得格外能吃苦。生大女儿头一天,陈希永拖着沉重的身子把水缸挑满,把衣服洗完,摊下一大摞煎饼,产后第二天就下地干活。 朱彦夫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