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苏州难说再见(2020年9月18日)蓝绍敏夏末秋初,苏州的天高起来了,云白起来了,水清起来了,风也舒朗起来了,正是“来了就舍不得走”的最美时节。去年9月11日、也是这样的夏末秋初,我从南京来到苏州工作,匆匆370多个日日夜夜,转眼间就迈开了离别的脚步。让我依依不舍的,是这座城市的所有。在苏州工作的这些日子,于岁月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却让我充分领略了人间天堂别致的美。她是昆曲评弹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是古典园林移步换景的清旷迂回,她是清晨平江路上的自行车铃、是傍晚渔洋山顶的漫天红霞,她是长江的奔流不息、太湖的烟波浩渺,她还是都市的广厦林立、不息的深夜繁灯……历经千年,我们这座城市却神话般地洋溢着青春、勃发着活力,她正持续释放对外开放的“强磁场”,展现出融古汇今、对接东西的开放姿态,成为每个奋斗者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精神家园。这一切,深深感染着我、滋养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分秒不敢懈怠,—1—时刻不敢松劲,一天也不耽搁,拿出十足的勇气、百倍的干劲和满腔的赤诚,竭尽全力为她添色增彩。毫不夸张地说,与苏州干部群众同心奋斗的每一天都是我一生之幸、一生之福,都是值得一生为之骄傲自豪的经历。这片种下希望、承载重任的沃土,让人难说再见!苏州是当年印证过小平同志“小康”构想、今朝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嘱托的梦想之城、希望之城。习近平同志深切期望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这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和同志们一起,对照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在火热的实践中学习领悟总书记对苏州工作的四次重要指示精神,梳理出这样三句话——路径选择上坚持试点、试验、示范不动摇,目标定位上立足率先、排头、先行不懈怠,工作重点上守住生态、开放、创新不放松。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服务,这是一份多么崇高的荣誉,临别之际,请让我由衷道一声,感恩苏州!这方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热土,让人难说再见!别离时分,往日的点滴分外清晰。一年来,我时刻保持—2—“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自己的心血、智慧、干劲全部倾注到苏州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去,与大家齐心对标找差、奋力再攀新高,加快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苏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谋划“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未来愿景。这是多么压力重重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守护相助,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赤诚奉献,一揽子惠企暖心政策迅速推出,苏州成为防控措施最严格、防控效果最好、复工复产效率最高的城市。还记得,那天在机场送别援鄂医疗队的白衣战士,寒风中望着你们一一登上舷梯,我始终热泪盈眶。这是多么挑战极限的一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鲜明提出“让开放为苏州高质量发展赋能”,确立了三个“极限大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新布局。还记得,那天火热的开放再出发三千人大会,誓言铮铮、群情激昂,我始终热血沸腾。这是多么奋勇争先的一年。我们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倡导“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着力实施有效投入、创新发展、产业招商专项考核,建立起既想干事、又敢干事的保障激励体系,市级机关比学赶超、十个县(市、区)群虎争雄,一批有血性有胆魄的—3—“猛将”“干将”持续涌现,“三大法宝”的诞生地,正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还记得,那天初到苏州开展基层调研,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同志们斗志昂扬地对我讲,苏州的干部群众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是汽油,我始终深深铭记。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苏州这列超级列车,跑得更快了,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增量、税比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速在省内、东部城市、“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名列前茅;动力更强了,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已经挂牌并赢得市场热切回应,高企总数正向着万家目标大步迈进;系统更新了,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发展迅猛,“工业互联网看苏州”“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共同驱动苏州迈向“中国工业第一市”新标杆;燃料更足了,实际使用外资朝着全年破百亿美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