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案”——指导学生初学评改作文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实例(教学实录) 长期以来,评改作文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学生写,老师改,习作的优劣只凭老师一支笔作“终审判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习作,学生只有看分数等级的份,没有参加评判作文的权,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鉴于此,怎么样引导学生参加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来,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本课例“包公审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试图通过包公审案这一学生十分熟悉的剧情故事为模版,启发学生把剧情表演、口语交际和集体评改作文融为一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由此,逐步地培育学生养成仔细检查,主动学习,喜爱作文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为契机把学生引导到独立自主地评判、把握自己事务的实践中来。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评改作文,培育独立查改习作的能力。 2、启发学生认识、理解一些作文的基本常识,并进行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和口语交 际训练 教学重点 3、指导学生学习一些习作修改常识和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习作修改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施、学生习作原稿、常用修改符号表、简单习作修改要求、表演角色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明确训练任务。 师:同学们,有句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就是说,能精确地进行作文修改,对文章的质量、文韵的雅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操作训练开始,共同学习评改同学们的习作。现在,先请同学们把平常作文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吧。 生:老师,我写作文时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写一些错别字,但又不知道怎么样改过来。 生:我常常会用错一些标点,特别是引号的使用,常常不是点错位置,就是只点一边而漏掉另外一边。 生:老师,对作文的书写格式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我的作文簿上常有“格式不合要求”的批语是怎么回事? 生:写作文时发现不通顺的句子怎么改呢?怎样才能发现句子的毛病? ……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不少十分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非常普遍的问题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不除掉它,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从今日开始,我们就学习怎么样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吧。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今日,老师准备和大家共同演出一场“包公审案”,把作文中碰到的问题当作坏蛋一样一个个抓出来,好不好? 生:太好了!老师,我们可想抓坏蛋了,让我来做演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