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_第1页
1/5
《中庸》心得体会_第2页
2/5
《中庸》心得体会_第3页
3/5
读《中庸》心得体会《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凡,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提倡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庸》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