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500 字 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直初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才有夹杂,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的心。善能实实的好,是无念不善矣; 恶能实实的恶,是无念及恶矣。如何不是圣人?故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传习录》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说诚,好多同门的日课也把每日修诚列入到了自己的修行当中。 更有意思的是好多同门都说每日做到了。那岂不是我们师门当中有好多的圣人?我认为这其中并不完全是自欺,而是好多的同门看不到自己的妄念和杂念。 很多时候我们把不正常过成了正常。假如我们真的可以让自己的善念就像如好好色那样,跟着自己的内心,那就真的没有恶念了。这里说的恶念,并不是说要做什么坏事。就像上一篇王阳明讲的那样,只要不是善念就是恶念。 现在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恶念都不是源自于别人,反反复复就是跟自己在捉迷藏。 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贪欲而摒弃了自己的初心?对恶没有像如恶恶臭,就变成了所谓的闻香的不香,闻臭的不臭。就是混沌之人,说不上顽固不化,也是朽木不可雕。 圣人哪是这么简单,假如这么简单,那真的就是满大街都是圣人了。作者:天砺 《传习录》读后感 慰藉心灵 克己需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传习录》 我们常说,心灵,如同一间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试问自己,多久没有“充电”了,即使“充电”,也是间或的一瞬间。夜晚,说好的,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可电视剧一响,忍不住在客厅里看电视。说好的不玩手机,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机刷上了朋友圈。 这个社会,诱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导致了我们精神文明的堕落,还是是一种属于文明进步的标识。回想起孔子那个年代,一无所有的颜回,活的是那样的洒脱。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唤友。做事论道。有些上班的前辈们常常在说五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还不如现在富裕,然而他们却说,那时候的人,真好。 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社会。现在的我,坐在书桌前。关闭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宁静静的看着书。想起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心灵,进行一趟远游。 有时候,书是最好的远游方式。翻看一本书,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所以,我选择在晚上,安宁静静地泡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