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教学反思学生往往认为斜面的作用是使用方便,想不到斜面还有省力的作用。相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斜面是费劲的,这是生活中的爬坡经验对其造成了影响,因为爬坡比走平路要费劲。此时老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应先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省力和费劲应该和什么情形相比,再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用证据说话。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育。 (1)设计材料和记录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先后让学生进行两次数据收集和一次数据整理,老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汇总整理成一个大的汇总表,然后指导学生纵向观察每一组的数据,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自然而然的就能初步得出科学结论:用斜面拉物体省力。 (2)指导学生学会做模拟实验,培育其谨慎的科学思维方法。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 斜面背后的科学概念是做功,若想保证做功不变,那么物体拉升的高度就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在本科的实验中,老师几次让学生明确实验时高度不变。到后面的实验中学生就知道了要保证高度不变,只能通过改变木板的长度来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经历了这样反复强化学生的思维就更谨慎了。在严谨的科学操作中,学生体验到木板长则倾斜角度小,省力但所用时间长;木板短则倾斜角度大,费劲,但斜面长度短。要想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就需要老师进行细化讨论,包括材料的选择、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