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技术应用情况及标准化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抓好饲料的安全。从我国近二十年来饲料工业的发展来看,不仅产量在逐年上升,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九十年代初瘦肉精还被大量用于饲料中,但药品残留问题很快导致其被禁用,而后几年内又有几十种药物被明令禁止用于饲料,也体现出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饲料中不能使用药物,动物体摄食生饲料染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如何在绿色养殖过程中提供安全的动物产品,就成了饲料加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高新技术在饲料工业上得到大量应用,膨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饲料膨化,最基本的就是为动物体提供无菌化、熟化饲料,从而减少动物体患病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动物体的生产性能。 膨化对饲料主成分的影响 膨化、膨胀改变了饲料原料中各成分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 1、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由于它的高度吸水性,使得我们可向产品中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如油脂、糖蜜等),同时,因为它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可大大减少。这为其它原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余地,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种的廉价原料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可以大量地降低成本而不会影响到产品品质。 2、由于蛋白质与淀粉基质结合在一起,因此饲喂时不易流失,只有当动物体内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将蛋白质释放出来,提高了蛋白质的效价。膨化过程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钝化了许多抗营养因子,同时改变了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缩短了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对于反刍动物来讲,膨化生成瘤胃不可降解蛋白,即过瘤胃蛋白,可避免动物产生氨中 毒,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膨化处理将原料分子中囊化油脂释放出来,提高了脂肪的热能值,膨化还将脂肪与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脂酶,抑制了油脂的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哈败。 此外,膨化处理还减少了原料中的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提高了饲料的卫生品质,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改善适口性;提高低质原料效价,降低饲料成本。 膨化用于饲料的目的及优点 firstrow: yes"> 目的 优点 lastrow: yes"> -化; -菌; -毒、钝化抗营养因子; -化成型 -混合、研磨及产品均质化 -蒸脱水,增强贮藏、稳定性 -口性好 -料无菌化,有益健康 -高饲料利用率 -生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