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知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观察、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内容要求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历史轨迹 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经历了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 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实验一 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阅读方法为主,可配合录音带。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性;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自然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组成。 2. 理 解 地 球 形 状 与 大 小 , 理 解 水 溶 液 的 浓 度 和 酸 碱 性 的 表 示 法 和 应用 , 理 解 几 种 典 型 的 金 属 、 非 金 属 及 其 化 合 物 的 性 质 、 递 变 规 律 , 周期 率 的 原 理 和 周 期 表 的 运 用 , 理 解 自 然 界 中 的 生 物 和 非 生 物 , 基 本 类群 与 基 本 特 征 , 理 解 构 成 生 物 体 的 物 质 基 础 和 结 构 基 础 。 3. 掌 握 物 质 的 量 , 掌 握 水 溶 液 、 掌 握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的 短 周 期 和 同 主族 元 素 性 质 的 递 变 规 律 , 掌 握 土 壤 的 酸 碱 度 和 铵 态 氮 的 简 易 测 量 方法 。 4. 逐 步 树 立 起 自 然 界 的 物 质 观 ; 学 会 使 用 显 微 镜 。 二 、 内 容 要 点 第 一 节 地 球 概 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