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 绪论: 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 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 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B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 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三个不同性级: 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 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四个世界理论是是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出发,对波普尔理论加以批判和继承的结果。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其一,对于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的重要修正。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没有概括所有的客观存在的情形。其二,群体世界本身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世界 4.系统考察方式与其他考察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