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_第1页
1/40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_第2页
2/40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_第3页
3/40
1 自考《纲要》复习要点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 .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 )1 8 4 2 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1 8 9 5 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白银2亿两(单个国家赔款数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 )1 9 0 1 年《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 .5 亿两(赔款总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 把持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 0 多年的是英国人赫德。 5 . 1 8 4 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方面: (1 )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实行联合专政) 经济方面: (3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中占显著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有一定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方面: 2 (5 )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所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6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贫困和不自由世界少见) 7 .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旧的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是农民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征);新诞生的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 8 .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 )深受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 )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 )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