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题目录 1.1.组织 1.2.组织行为学 1.3、行为 1.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因此,组织也可以说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动词的组织)和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名词的组织)的统一。 1.2.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更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1.3.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本书就是按照狭义的行为来理解的。人的行为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可控性,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2.1.信度 2.2.效度 2.3.案例研究法 2.4.心理测验法 2.1.所谓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2.2.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否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2.3.案例研究法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一般来说,在这种研究中,研究人员是一个独立的观察员。他利用组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访问谈话,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以及从组织结构内的各种对话,记录与档案中去搜集有关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如实地记录下来,可提供给学生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研究、讨论和分析。 2.4.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量被测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3.1.感觉 3.2.知觉 3.3.社会知觉 3.4.自我知觉 3.5.价值观 3.6.态度 3.7.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