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下游土石围堰的设计与施工

下游土石围堰的设计与施工_第1页
1/12
下游土石围堰的设计与施工_第2页
2/12
下游土石围堰的设计与施工_第3页
3/12
下游土石围堰设计与施工措施1 工程概况下游围堰位置河谷开阔,两岸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 30~32°,原设计堰顶高程处谷宽约 118m,河床枯水位 431m,相应江水面宽 70m,最大水深约13m。根据下游围堰地形特点及堰体材料能就地取材的实际情况,拟定下游围堰为土石围堰,下游围堰布置在二道坝与 1#、3#导流洞出口之间,其轴线位于二道坝轴线下游约,围堰布置需考虑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时基础开挖出渣和混凝土入仓要求。下游围堰投标设计顶高程为,由于两岸坝肩开挖石碴下河造成河床水位抬高,根据 9 月底我单位在下游土石围堰处测得水位资料为~442 米,拟将原防渗墙作业平台高程()抬高为 442 米高程,堰顶高程抬高到 447 米与河边公路平齐,堰顶处轴线长从 118m 变成 150m,堰顶宽(考虑若发生超标洪水可能设置子堰的要求),围堰高程 442m 以下采纳防渗墙,442m 以上采纳粘土心墙防渗,水面以下上下游边坡坡比为堆体自然坡,水面以上上下游边坡均按 1:坡度填筑。2 工程地质条件围堰区除右岸堰肩部分基岩裸露外,左岸及河床部位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覆盖。其中:左岸覆盖层主要由崩坡积粘土夹块石、碎石组成,厚 10~20m;河床覆盖层为漂石、块石夹砂砾石及少量细粒土组成,厚 2~8m。覆盖层透水性较强,其渗透系数为 i×10-2cm/s。河床基岩面高程为 416~430m。出露或覆盖层下伏基岩为 S1sh1层灰岩及 S1l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堰基岩体中断层不发育,岩体完整性中等;S1l层风化较强,风化厚度 10~15m。堰基岩体透水性较弱,岩体单位吸水量 ω 值小于 min·m·m。3 下游土石围堰设计土石围堰设计原则及标准3.1.1 围堰形式选择原则:围堰要求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抗渗及抗冲要求;结构要求简单,施工方便,宜于拆除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开挖料碴,同时能满足工期要求。根据上述原则及实地情况拟采纳土石围堰作 RCC 围堰的临时挡水建筑物。3.1.2 设计标准 下游土石围堰设计洪水标准为 11 月 15 日至次年 4 月 30 日的五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 2030m3/s。土石围堰使用年限小于一个施工年度,堰高大于15 米,小于 50 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法律规范》(SDJ338-89)施工标准法律规范确定本工程土石围堰级别为Ⅳ级。下游土石围堰平面布置下游土石围堰的布置应有利于碾压砼围堰的基坑开挖,根据实际地形,拟将下游土石围堰的轴线放在下游碾压砼围堰轴线向下 120 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下游土石围堰的设计与施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