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制造行业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及治理要求 1.生产工艺流程: 船舶生产工艺流程为:下料加工 分段制造 船舶总装 码头试验 成品。 1.1下料加工 1.1.1钢材预处理,:喷砂粉尘(钢砂等),喷漆(苯、甲苯、二甲苯),调漆室(油漆及稀释剂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除锈涂装工。 1.1.2钢材下料:等离子切割等,金属及氧化物粉尘、烟雾;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氧割工。 1.1.3管材加工、处理(清洗、电镀):电焊、氧割、打磨粉尘;硫酸、盐酸、铬酸等;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焊工、氧割工、打磨工、电镀工。 1.2 分段装焊 1.2.1焊接、氧割、装配、打磨:焊接烟尘、一般粉尘、噪声、锰尘等;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电焊工、船舶装配工、船舶批刨工、船舶气割工。 1.2.2分段涂装:除锈粉尘、有机涂料、稀释剂(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除锈涂装工。 1.3船舶总装 1.3.1狭小密闭舱室作业:电焊、氧割、打磨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电焊工、船舶装配工、船舶批刨工、船舶气割 2 工。 1.3.3船舶装饰:绝缘材料有机粉尘、毒物。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船舶绝缘木塑工。 在生产过程中还有探伤作业:电离辐射;高温作业:中暑等;职业病危害重点岗位:探伤工。 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表 1 船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岗位分布 工作岗位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装配、电焊、气焊 电焊烟尘、锰、铜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噪声、紫外线等 涂装 钢砂、苯、甲苯、二甲苯等 船舶绝缘木塑工 有机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 制氧、空压 噪声 批刨、打磨 粉尘、噪声 表面处理 盐酸、硫酸、铬酸等 喷砂 矽尘、树脂砂等 热处理 高温、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探伤工 射线:电离辐射;磁粉:电磁波 3.控制要求 3.1 基本要求: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企业不仅依靠技术、工程设施等硬件措施,更需要通过管理、法制、教育等软技术实现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员的健康安全,创造适应企业安全文化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变传统的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安全管理为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安全管理。 3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应采取全过程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化管理开始,设计工艺人员要有体系思想,从危险源辨识开始,识别设计、工艺中潜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危害的程度在不同阶段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