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_第1页
1/15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_第2页
2/15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_第3页
3/15
音乐篇 第一章 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因此有人称其为形式的艺术。 音乐的几种社会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实用(可能出论述题 详见书5 页) 第二章 音乐的声音材料 音乐建立于特殊的音响——乐音。乐音是有规律振动的声音,它是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声乐和器乐(人的嗓音和乐器发出的乐声) 节奏、速度与旋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任何音乐都具有节奏。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对于传统的音乐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 曲式 曲式涉及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 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乐段,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个乐句。 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详见书 10 页) 第三章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远古 中国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有物证可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 9000 年,上个世纪 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 18 支用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 距今 7000 年的骨哨和陶埙证明中国的音乐文明不仅产生在黄河流域,同样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原始时代的音乐往往是与生产劳动、巫术联系在一起的。 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成为昭显统治者功德的工具。 求雨的《無舞》、驱鬼逐疫的《魌舞》。 音乐教育始于周代 “大司乐”,产生于春秋末期的《诗经》是当时的一部音乐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末期共 500 多年的各类音乐作品。其中的《国风》160 篇,包括了当时北方 15 国的民歌,音乐结构多样,表演形式新颖。 《楚辞》所收集的是以屈原辞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