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政治体制僵化 1.新型政治体制的确立 俄国是一个具有三百多年专制制度统治的历史国家,俄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长期落后欧美国家,在政治上亦同样如此。俄国的政治现代化起步甚晚,而且走着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苏联人民推翻了统治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农临时政府---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型政权的建立,苏联人民刚沉浸在解放的喜悦当中,还没来得及庆祝,就遭到美国为首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又一次遭到严峻挑战。10 月 15 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采取一切措施 反 击 国内 外 武装分 子 ,保 卫 莫 斯 科 。最 终 以协 约 国联合 俄国国内的反 苏反 共势 力 的失 败 而告 终 。 1918 年随 着《 布列斯 特 合 约 》 停 战协 约 的签 订 ,标志着苏联从 一战中正 式 撤 出 ,也 标志着帝 国主 义 的反 苏的阴 谋 的瓦 解。使 苏联从 一战的泥 潭 中撤 出 ,为苏联政权的建设 和 巩 固 赢 得了建设 时间 和 相 对 和平 的建设 环 境 。1922 年 12 月 30 日,苏维埃社 会主 义 共和 国联盟 正式 成 立,苏维埃开始了在政治,经济方 面 的改 革和 建设 ,在政治方 面 ,成 立以苏维埃代表 大 会为最 高 权力 机 关 的国家组 织 体制,并 下 设 内务 、 外 交 、 农 业 、 劳 动 、 财 政 、 司 法 、 工 商 法 、 粮 食 、 教 育 等12 个部 门 和 一 个 陆 海 空 人 民 委 员 会 的 国 家 行 政 机 构 。 然 而 从 组 成 成 分 来 看 , 构 成 这 些 国 家 运 行 体 制 的 人 , 都 是 清 一 色 的苏 维 埃 布 尔 什 党 员 , 所 以 就 其 实 质 来 说 , 苏 维 埃 政 府 是 一 个 迥 异 于 高度 民 主 的 体 制 , 它 以 权 力 集 中 为 特 点 , 虽 然 它 在 一 定 的 历 史 时 期 巩 固了 苏 维 埃 政 权 , 保 障 了 社 会 主 义 , 然 它 在 整 个 国 家 体 制 中 , 没 有 真 正负 担 起 执 行 无 产 阶 级 政 权 的 职 能 , 造 成 党 政 不 分 , 以 党 代 政 的 局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