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有感——回忆我们的光辉岁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员干部必须拿出一股“牛劲”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有感————回忆我们的光辉岁月 建国初期,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1951 年 5 月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当时会议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做出了《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人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以前所未有的胆识,把在政治上、军事上对立的蒋介石集团中的一部分党、政、军、警、特、宪人员集中进行关押改造。青海监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责任,对这些历史反革命罪犯进行劳动改造。青海监狱先后从外省市调入大量罪犯和劳教人员。 老一代监狱工作者大多是军转干部,干部以转业军人为骨干,当时河北廊坊成立转业军人训练团,再招一大批高中、初中毕业生配合,我有幸被招来青海,和我一块来的有四川、重庆、上海、江苏等地的一批高中毕业生。当时公安厅长薛克明,老改局初成立,局长是公安厅副厅长张贵德给我们讲话:“欢迎来自内地知识青年参加青海建设,成立劳改农场开荒造田。两大任务是:改造罪犯、种粮食为国家做贡献”。我们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分配到了各个农场。 农场建设初期规划筹备先行,根据水源地和干渠能到达的地方,从东到西规划建队,开荒造田,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集体食堂。以 250 个犯人为单位,开始了大田建设和生活区的建设。在老同志们的精心安排指挥下,开始了每天的战斗。在宽阔的沙滩上插上警戒旗,我们即当警卫员又当指挥员,顶烈日、战严寒、抗风沙,每天早出晚归,时刻注意、高度警惕,清点犯人人数和安全生产。每当一块规划地开垦成功,我们都仔细做好记录,鼓舞大家,有了战果有了成就感。凡是水能到达的开垦地及时试种小麦。在以粮为纲的大政方针下,开动脑筋,如何增加产量的任务首当其冲,各个大队中队开始养猪,增施农家肥,各队相继制作大小马车 20-30 辆到草原拉沙柳叶与猪粪共同发酵后施到地里,随着肥料的增多,麦田给了回报,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吃饭的问题基本是一年比一年好。 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农场派出了优秀的种粮老队长组成学习观摩团去大寨学习,学习完后,在回农场的路上汽车与火车相撞,一车人大部分牺牲,幸存者甚少,这对农场是极大的损失,他们是垦荒的排头兵、是农场的骨干,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