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开展历史和现状资料信息: 参加 WTO 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入方式和程度、中国经济开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平安确立的战略问题。进入 WTO 以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不仅由中国自己来开发,而且还必须有条件地开放给世界,让世界各国共同参加开发。分析"入世"影响,讨论探讨参加WTO 对中国产业开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提出对策措施建议,是当前举国上下所关怀的问题。 机械装备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表达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和支柱产业,起着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发电设备产业,包括火电、水电、核电,是我国机械装备工业的重中之重,对随着国民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不断开展的电力工业至关重要。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到今日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的技术实力,为装备我国电力工业作出了巨大奉献,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特别是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高效、先进、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性能好的发电设备方面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存在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相对不强。我国参加 WTO 以后,发电设备企业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正确分析、估量参加WTO 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带来的开展机遇,国家和企业怎样主动实行措施,尽早防范,趋利避害,引导、促进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民族工业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展,发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建立起实力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根底,根本具备了向我国电力工业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军工、船舶、石化、环保等提供重大装备,为我国社会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奉献。发电设备制造业是我国机械行业的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从无到有,创立民族工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装备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根本上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仅曾零星仿造过少量小容量发电设备的零部件。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建立生产基地,引进技术,培育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工业体系。1951 年就着手筹建哈尔滨电机厂。1952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