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乡镇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VIP免费

关于乡镇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_第1页
1/3
关于乡镇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_第2页
2/3
关于乡镇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一镇一品”,有人称之为“集群经济”。在泰州,不少“集群经济”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一镇一品”如何升级换档。且看———野徐的出路20年前,王善明在自家庭院里生产第一根跳绳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在XX县区野徐体育器材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启动性作用。如今,野徐已经成了名闻遐迩的“体育器材之乡”。全镇大大小小的体育器材生产销售企业150多家,加起来年产值逾2亿元,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1/5。这个劳动力不足1万人的小镇,竟有2000多人从事这一产业。这150多家企业,规模最大的年销售不过上千万元,小的年销售只有20多万元。可别小看了这些针头线脑,一旦抱成了团,就创出了品牌,形成了整体竞争力。全国不少地方都知道,买体育器材到野徐。现在的野徐,每天都有四五辆卡车的体育器材销往全国各地。镇上的企业还在全国16个大中城市设立了体育器材分销点。可面对记者的采访,野徐镇党委书记梅玉才却谈起了这一产业发展的隐忧。“形成了气候,但难以形成规模,现在还是个弱质产业。”梅玉才说,“这15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的,家家都是小而全,产品结构雷同导致了恶性竞争,其结果是家家利润微薄,没有一家能做大做强。”私营业主的体会更深。徐厚鹏,镇上鸿运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的老总。他用四个字来形容同行之间的竞争:“相互屠杀”。镇上第一批生产体育器材的王善明也向记者抱怨,自己的新品一出来即被仿冒,投在新品开发上的钱很快打了水漂。咋办呢。2001年,镇里想成立一个体育器材生产协会,以此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供货,各家也要向协会交纳一定的会费。可绝大多数企业都有“万事不求人”的想法,第1页共3页只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这事只好不了了之。“一镇一品”如何来升级换档。政府在这一进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外地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不妨走出去看一看。第一条路:市场与产业互动。蓝本:虎门。没有大市场作依托,产业就无法持续扩张。或者说,要让市场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徐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但这个市场尚处在自发阶段。梅玉才说,野徐已经在规划一个体育器材大市场。第二条路:要竞争,更要协作。蓝本:苍南。XX省XX县区是我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这一集群中,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所进行的专业分工与协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小徽章的生产在流程上有设计、熔铝、写字、刻模、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按照一般生产方式,这十几道工序只是工厂内部的分工。但在XX县区,这十几道工序都由独立的网企业来完成,每家企业可谓都“专”到了极致。在野徐,大家都在生产终端产品,都是小而全,稍大一些的企业,常年生产的产品有上百种。如此多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层面,就难以避免恶性竞争。第三条路:利用产业环境招商。蓝本:戴南。XX县区戴南镇不锈钢制品产量占全国的1/7。戴南发展的第一波,依靠的是本地资本和返乡能人释放的能量,戴南也借此形成了人无我有的产业环境。如今,戴南正利用这种产业环境招商引资,以此把戴南经济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今年一季度,就有1.2亿元外来资本投向了戴南不锈钢产业。可以想见,未来,戴南不锈钢产业不仅规模更大,且竞争力会更强。野徐在形成体育器材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产业环境。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体育器材的市场,这里熟悉体育器材产业的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最多,这里体育器材方面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最富有、最密集。野徐完全可以借此吸引外来的体育器材生产商。这个小镇如今已建成了第2页共3页体育器材工业园,这个园区正孕育着野徐镇全新的希望。第3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乡镇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