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写《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最朴素的爱是因你而兴奋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深夜,一家人从电影院出来,我揉痛了的双眼竟然久久不能适应外面明亮的灯,电影《你好,李焕英》里面的经典台词还在耳边回响,那些感人的精彩镜头还在眼前一遍遍地回放。 贾玲反复重复的那一句,“妈妈,我让你兴奋了吗?”那是在询问母亲,也是在询问她自己,更是在叩问观众的内心吧? 我用这个问题问我自己,我让我的母亲兴奋了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的母亲是兴奋的。但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成功,而是我在母亲的心目中,无论我怎么做,不管我做成什么样子,她都觉得我很优秀,我就是她心中的骄傲。 我也时常会像贾玲一样,暗暗地提醒自己:我一定要让我的父母因我而更兴奋,但我发现,我根本不用费什么劲,他们就很满意了。一是因为我的父母和影片中的李焕英一样,他们的愿望就是这样简单——“只要孩子健康欢乐就好”,或许天底下的大多数父母都是如此吧。二是因为从小到大便在父母、亲人的鼓舞声中长大的我,总是充满了自信,和那些生活在批判、责骂声中的孩子相比,我的父母越宠爱我,越对我感到满足,我越是积极上进,那时候的我便是左邻右舍最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特别是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唯一的一次,那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位老师发了火,惩处全班同学都要把一道题抄写一百遍。放学一回家我便开始不停地写,可直到深夜还是没有完成,我的小手、肩膀也开始酸软,委屈的泪水也止不住流了下来,母亲这时心疼得不行,她说,“你先去睡,我来帮你写吧。”一句温柔而坚定的话语,至今还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而当晚,那项艰巨的任务最终也是在母女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完成。 这件小事像极了影片中最感人的那一部分——当贾玲想起“我妈妈最先开始也不会缝补衣服”的时候,情节来了个巧妙的突转,原来母亲李焕英早就知道了孩子贾玲“想要妈妈兴奋”的目的,但她始终看破而不说破,尽情地陪着孩子在穿越的时间里演戏。这样的情节处理,无非是想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任何时候,母亲都在默默地为孩子付出,只要孩子兴奋,再苦再累再委屈也同意,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我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女儿的母亲。而今日,怂恿我来看电影,并且头一回要求坐我旁边、让她父亲坐到后排的,就是我的女儿。她陪伴我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只是我能像我的母亲一样总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她吗?能像李焕英一样,在孩子上学尿湿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