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把握設計 1、企業內部把握設計清華大學會計争辩所陳關亭博士 11 月 19 日,清華大學會計争辩所陳關亭博士在國家會計學院開辦的第四期財務總監高級研修班上作了題爲?企業內部把握設計?的報告。共分三講:內部把握概論、國外內部把握範例、內部把握設計。 第一講內部把握概論 一、內部把握的歷程 內部把握,在內部牽制的基礎上,由企業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創造;並審計人員理論總結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監督和自行調整體系。在其漫長的産生和發展過程中,大體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和成熟期三個歷史階段。 (一)萌芽期一一內部牽制 內部把握,作爲一個專用名詞和完好概念,直到本世紀 30年月才被人們提出、認識和承受。但在此前的人類 2、社會發展史中,早已存在著內部把握的根本思想和初級形式,這就是內部牽制(Internalcheck)。例如,在古羅馬時代,對會計賬簿實施的雙人記賬制--某筆經濟業務發生後,由兩名記賬人員同時在各自的賬簿上加以登記然後定期核對雙方賬簿記錄,以檢查有無記賬差錯或舞弊行爲,進而達到把握財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內部牽制措施。 縱觀該時期的內部牽制,它根本是以查錯防弊爲目的,以職務分離和賬目核對爲手法,以錢、賬、物等會計事項爲主要把握物件。其概念根本如?柯氏會計辭典?(KohlersDictionaryforAccountant)的定義,即爲供应有效的組織和經營,並防止錯誤和其他非法業務發生而制 3、定的業務流程。其主要特點是以任何個人或部門不能單獨把握任何一項或一局部業務權利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每項業務通過正常發揮其他個人或部門的功能進行穿插檢查或穿插把握。 (二)發展期一一內部會計把握與內部管理把握 1934 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把握(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證券發行人應設計並維護一套能爲以下目的供应合理保證的內部會計把握系統:a.交易依據管理部門的一般和特别授權執行;b.交易的記錄必須滿足 GAAP 或其他適當標準編制財務報表和落實資産責任的需要;c.接觸資産必須經過管理部門的一般和特别授權;d 4、.按適當時間間隔,將財産的賬面記錄與實物資産進行對比,並對差異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936 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發佈的?註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文告,以及 1947 年?審計準則暫行公告?(TSAS),出於改進審計方式的需要,提出了以內部把握(InternalControl)爲基礎的審計程式。但這期間,無論在審計文獻中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