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页郴州日报/2018年/4月/2日/第002版要闻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湘南学院党委书记邓党雄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党委管党治党的重要主体责任,也是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治校的重要内涵。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务必要贯穿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之魂。党的教育方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行动准则和方向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教育方针作出了明确表述,回答了“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可见,党的教育方针融入高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扎根全体师生的头脑,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灵魂所在。为此,高校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引领作用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要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发挥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的机制作用,使教师真正回归教书育人本质。深入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之根。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交流的高地,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潮汇聚、交锋与激荡的前沿阵地。为此,高校要继承和创新先进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创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高校要高扬大学精神,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道德文化的标杆、科技创新的高地、思想文化的旗帜,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守护者、引领者、促推者。要加强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高校要着力加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正确认识,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激发青年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情与动力。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之本。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根本在于牢牢把握工作的领导权,这包括思想引领权、治理主动权、领域话语权、制度管理权。一是思想引领权。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忧患意识、主动意识、主体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二是治理主动权。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区分层次和对象,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将意识形态教育覆盖到全体师生。三是领域话语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致力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着力把握好学术话语与群众话语之间的表达转换。四是制度管理权。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的整体进程中,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