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咏怀古迹•其三》鉴赏要点

《咏怀古迹•其三》鉴赏要点_第1页
1/2
《咏怀古迹•其三》鉴赏要点_第2页
2/2
《咏怀古迹•其三》鉴赏要点 1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 , 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 , 《石壕吏》中的老枢 , 《新婚别》中的新妇 , 都十分动人 , 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 . 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 , 虽有叙事成分 , 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 , 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 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 , 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 诗的开头 , 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 , 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 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 , 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 , 嫁到殊方异域 , 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 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 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 , 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 , 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 , “一去”二字尤其真切 , 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 , 它仿佛告诉人们 , 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 , 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 , 毕竟是一种不幸 .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 , 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 “画图” , 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 , 但诗人用事巧妙 , 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 , 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 , 说明了皇帝的昏庸 . 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 , 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 , 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 , 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 800 年)以来 , 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 , 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 , 又同情她的不幸 . 2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 , 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 , 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 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 , 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 “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 . 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 55 岁了 , “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 , 但他不敢怨君 , 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咏怀古迹•其三》鉴赏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