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亭江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一、高中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主要有什么新的特点高中新课程总体框架的设计与旧课程相比有如下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培养目标。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目标上培育学生,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二是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各学科采取模块化编写,课程设置注重时代、社会对学科的要求,在不失其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的前提下,增加其灵活性和适用性。新课程包括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模块,并形成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体系。三是选课制度。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高中新课程出现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不同的学生可依据自己特长、兴趣需求,规划出个人三年发展课程。因此,选课制在高中新课程中是必然的产物,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必然出现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模式。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自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学分管理。新课程在教学评价上引入了学分制管理。每一位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完全相同,因此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同学们三年高中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是课程评价的关键之一。学分制评价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的标准。简单地说,一定课程对应一定的学分,修完一定的学分才能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二、我们为什么要选课1、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新课程各科采用模块化结构编写,模块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选修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同学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自身的特长发展需要。2、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正确地选课,对其终身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3、选课是为了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4、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学科模块说明及选课建议高中课程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