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品牌活动实施方案 xxxx 年 x 月至 xx 月 三、主要任务 助力复工复产 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对因疫情致贫的农民工、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与相关部门讨论核实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对因疫情导致的劳动酬劳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 创新制度机制、优化服务方式。对涉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法律援助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即时办”,引导困难群众通过“xxxxx”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猎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实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实行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有条件的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积极参加诉源治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实行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助推脱贫攻坚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困难。 倾心服务重点群体。深化摸排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功能,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留言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宣传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县人社局,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xxxxx”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 增强群众获得感 完善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畅通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别群体及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探究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 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仔细贯彻《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法律规范》《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法...